张斌 1,2 , 孔清泉 1,2 , 杨进 1 , 冯品 2 , 马骏松 2 , 刘俊麟 2
  •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成都 610041);
  • 2.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骨科(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重度腰椎中央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0 月—2017 年 12 月收治的具有双下肢症状的单节段重度腰椎中央管狭窄症患者 44 例,其中行双侧椎间孔入路双侧减压术 36 例,单侧椎间孔入路双侧减压术 8 例。男 25 例,女 19 例;年龄 56~89 岁,平均 68.6 岁。病程 5~39 个月,平均 14.5 个月。受累节段:L3、4 6 例,L4、5 33 例,L5、S1 5 例。MRI 横断位硬膜囊面积(dural sac cross-sectional area,DSCA)为(66.36±8.48)mm2。形态学分级(morphological grading,MG):C 级 29 例,D 级 15 例。术前腰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3±1.0)分,下肢痛 VAS 评分为(7.8±1.2)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为(77.8±7.3)分。记录术后 VAS 评分、ODI 评分、MG 分级和测量 DSCA 并与术前比较,采用改良 MacNab 标准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44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3~46 个月,平均 24.8 个月。1 例出现术后下肢麻痹,1 例出现硬膜囊撕裂。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感染、复发或需行翻修手术。术后影像学提示中央椎管扩大,硬膜囊面积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 1 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腰痛 VAS 评分分别为(2.4±0.6)分和(2.5±0.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痛 VAS 评分分别为(2.1±0.6)分和(2.0±1.1)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 1 个月和末次随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 ODI 评分为(19.7±6.4)分,DSCA 为(104.93±12.56)mm2,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MG 分级也较术前显著提高(Z=−5.789,P=0.000)。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 MacNab 标准评定疗效,获优 32 例、良 9 例、可 3 例,优良率为 93.2%。结论 采用经皮内镜下经单侧或双侧椎间孔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重度腰椎中央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减压精准、恢复快的优点,近期疗效良好。

引用本文: 张斌, 孔清泉, 杨进, 冯品, 马骏松, 刘俊麟. 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重度腰椎中央管狭窄症近期疗效.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9, 33(11): 1399-1405. doi: 10.7507/1002-1892.201904131 复制

  • 上一篇

    Nice 结联合弹性钉固定治疗成人Robinson 2B型锁骨中段骨折
  • 下一篇

    后路经椎间隙松解打压植骨后柱加压闭合矫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伴中重度后凸畸形